close

 

悲情轉為喜捨


江素真

留學生的媽媽

 

小時候,長輩告訴我們:「天公疼惜憨人」,憨憨的我,相信此說法,在人生路上,無論求學、職場、婚姻、出國,總覺幸運及感恩,常常是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
這幾年因緣際會,往返於台灣、紐約、北京三地,扮演救援隊的角色,過著許多人看似羨慕、自由自在的日子,然在異國他鄉,生活習慣、文化背景不同,如天鵝優雅的在水上漂浮,但水底下啪啪的奮鬥,往往被忽視。

出國,是要讓自己有一個更高品質的喜悅和滿足,保持開放的心,做個世界公民,開始對異國文化、民族、宗教,社會階級、貧富、性別,戰爭等的關懷與認同;竟發現台灣背負沉重壓力,長期被鯨吞蠶食著,想要呼吸,想要活下去,卻被逼著難以喘息,北京政府不容兩個中國或一台一中,但我們的留學生、台灣的百姓,要如何變成一個國際觀,或從世界地圖消失,苦誰知道呢?

不久,在被「誤解和錯待」所匯聚的愛恨情愁間掙扎著,決定要為自己找個出口和避風港。2007年來到紐約,就那麼巧,看到台灣查某冬令營,活動主題是:「女人,動物之源: 勞動、能動、撼動」,深深吸引著我;想到生活的目的是成長,恐懼只會偷走生命力,毅然而然報名參加。

因開車的幹部迷路遲到,錯過彼此認識的時段,但都是Taiwan woman,熱心、親切,彷彿在台灣,參加讀書會,一起討論女性的課題,記得有「麥擱相害」、「媽媽的飛行」、介紹女性空服員的生活經驗及在媒體上扮演的角色,認識在紐約兒童博物館及動物園工作夥伴,讓我在不同領域得到滋潤,更了解美國生活的面面觀;印象很深是怡靜的 international trailing spouse和培琳與石岡媽媽的對話,那時我是個留學生的媽和妻,在精采的營隊中,幾度落淚、也多次哈然大笑,十二月寒雪中,孤冷的心靈被加溫、不平的情緒獲宣洩。

之前,從台灣會館的通訊中得知:台灣查某是一群在美國的台灣留學生跟學者所組成,來自台灣並關心台灣女性的朋友,藉著互相交流、了解,凝聚力量。在幹部交棒時,漂流的我,有勇氣接下這搖搖欲墜、隨時可能會消失,尚無立案卻又維持十多屆活動的義工,只因我是台灣查某;我關心台灣、關心台灣處境,想盡微薄力量回饋。

此期在報到時,很高興看到可愛的小學員茉莉母女及幾位男士,想到他們掙脫空間、限制的勇氣,在體制中女性需承擔大部分的無酬勞動經驗,相信他們必須克服許多障礙才能來參加。

今年的主題是:女性生命故事;以為會是些悲情的故事,不料是一群年輕、有專業的講者,他們分享了電影製作、 拍廣告、得獎作品、現場演奏,及在藝術行政、台美社區推廣台灣的前輩,讓我們聽到心酸、喜樂精采故事。巧合的這期有許多藝術、音樂、人文, 讓學習理工背景的我不謀而得,收穫很多,興奮的是遇到同鄉的室友、及女兒的學姊,更高興的是結合出一群優秀的幹部,大家有願想把『台灣女生留學手記』繼續接棒完成。歡樂時光過得特別快,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,只能說期待再相會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aiwanwomen 的頭像
    taiwanwomen

    台灣查某

    taiwanwo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